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85年的金酒廠長李增財很後悔讓『胡璉奪廠之事』曝了光

    原來金門人釀的高粱酒有酒糟味很難喝,葉華成初學做酒時金門無人釀高粱即是這個原因。之所以有今日的金酒,乃是因為葉華成怕高粱有酒糟味,自行摸索研究小麥麴釀法才釀出香郁的高粱,於是葉華成的高粱一夕之間在喜愛白酒的軍人間暴紅。

    當時的胡璉司令官一看葉華成的高粱這樣好賣,乃興起了賣高粱酒賺錢的念頭,要葉華成關掉自己的『金城酒廠』去為他蓋酒廠。金酒量產後,廠長又逼葉華成改善設備及技術提高產量以應付市場需求,成功之後就逼葉華成辭職,奪廠之痛曾使葉華成發誓老死不返鄉。

    民國85年全國文藝季,金門以『高粱 酒鄉 金門城』為主題,金門鄉親建議應請功在金酒的葉華成回鄉參加活動,當時不瞭解金酒緣起的金城廠廠長李增財於是決定邀請葉華成回鄉,起先葉華成堅持不回鄉,後來還是心軟回金參加文 藝季活動,他一到現場馬上被記者團團包圍,很自然就談起了奪廠之痛,讓李增財很後悔讓胡璉奪廠之事曝了光。固然,對金酒而言奪廠是很不光彩的歷史,但萬一企圖遮掩扭曲歷史事實則更不能讓人諒解。其實只要有一點點氣度,聰明的人很容易將這事處理得很漂亮,因為葉家已公開聲明不要任何補償或回饋,可惜今天的金 門人雖享受到許多金酒帶來的福利,卻連胡璉當年給葉華成3000元月薪(廠長900)的肚量都沒有,於是越遮掩越引起葉家的反彈,知道的人反而愈來愈多。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86年為建葉華成紀念館寫給金門陳水在縣長的信

古風不再? 誰來拜樹頭
    自八十五年十二月初 [親民日] 至縣府求見縣長以來, 不覺間已經過了四個月。 在這期間, 家嚴以無比的耐性靜心等待, 終究還是沒盼到縣政府片紙隻語的回覆。我們雖然不願輕易表示任何意見, 但不知縣政府對於民眾訴請事項是否有回覆的期限 ?

金門之有今日的繁榮, 相信老百姓一定很感念胡璉將軍的規劃籌謀, 為國為民, 以及葉家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胡將軍對葉家的犧牲是有心回報的, 只怪當時政府一窮二白, 因此也只能以較高的薪水來顯示家父在建廠及在高粱酒生產上的關鍵地位而已。如今, 時遷事移, 政府經費已相當寬裕, 而酒廠每年仍淨賺數十億, 官民莫不同享福澤, 若要 [ 飲水思源 ], 無論是一紙獎勵或千擔回饋, 所需要的顯然只是一份誠意及幾許溝通而已。 吃果子拜樹頭既是源遠流長的習俗, 有道是風行草偃, 居上位者如能順應民風, 百姓必樂於欽仰追隨, 則後世子孫將有更多的果子可摘。
也許有人會說, 作酒有什麼了不起, 許多人都會。是的, 要製造酒精是不難, 但要釀出人人想喝的美酒, 那就沒那麼簡單了。君不見許多公司自產的高粱酒為何總是滯銷, 還有那某某廠長到加拿大去釀高粱, 結果弄得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因此可以說, 如果沒有葉華成, 就沒有金門高粱; 換言之, 當初建廠政府出的是資本股, 家父出的是技術股, 只差沒登記產權而已。當然, 政府可以禁止私人釀酒, 但是卻無權強迫人民貢獻出個人的智慧財產。 事實是, 家父當初是被強迫任命為技術課長的, 在軍政府的威權下, 那是相當無奈的事。事情說到這裡已經很明白, 如果沒有當初這一段過去, 數十年來金門高粱酒的錢應是葉家在賺, 但如今家父得到了什麼 ?

    根據以上事實, 就算家父要求一億元的補償也不為過, 但是我們只求家父一生對金門的貢獻有一個定位, 在他百年之後, 能有一個適當的紀念館供後人追思憑弔而已。這樣的要求相信是金門百姓鄉親共同的盼望, 也必然對金門的觀光事業有所助益。家父最後心願的實現, 對縣長而言只是舉手之勞, 但對純樸的金門來說, 則是古風重現, 教化廣被的盛事, 也必將成為傳頌千古的美談。  
    全國文藝季後,葉競榮於第二次求見陳水在縣長時奉上本文
                                      86.04.07

陳縣長於是命金酒公司準備簡報,簡報結論指示籌建葉華成紀念館,並赴葉家看現場。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葉家貴人蔣經國總統



    蔣經國總統和葉家六路大厝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淵源。蔣經國總統可以說是葉家六路大厝的貴人,葉家子孫都銘記在心。話說民國47823炮戰極為激烈,葉家六路大厝的正廳不幸落了一顆炮彈,屋頂破了一個大洞。當時葉華成在台灣只是個窮教員,再加上家裡食指浩瀚,根本無力修復。因此六路大厝殘破了好長的一段日子。
    某年蔣經國總統到金門視察,除了參觀國家的金雞母金門酒廠之外,當然也要爬上文臺寶塔的巨石瞧瞧,隨從很自然就到旁邊唯一的葉家借梯子。蔣經國爬上巨石後眼前所見就是葉家的大房子,只是屋頂破了一個大洞很難看,為免影響附近的觀瞻,因此蔣經國下了巨石即吩咐兵工連為葉家修房子。當時蔣經國並不知道這是功在金酒的葉華成的房子,但他確是因為金酒才來到舊金城南門,可說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李福井『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為扭曲金酒歷史弄得左支右絀,有損一世英名


1.  為遮掩胡璉奪取葉華成高粱酒廠之史實,捏造民國41年金門完全無高粱,葉華成無高粱可釀高粱酒,因此胡璉喝到的是葉華成的好米酒而不是高粱酒。但此一捏造卻造成在金門完全無高粱的情況下胡璉硬要釀高粱酒的奇怪決定。更奇怪的是戰時進出口貿易極為困難,在金門完全無高粱的情況下,民國4110月才規劃建廠,竟能在4221日金酒量產。
2.  為遮掩胡璉奪取葉華成高粱酒廠之史實,捏造民國41年 金門完全無高粱的理由竟是『當時原料缺乏,米都沒有,那有高粱』。李福井居然認為高粱比米貴,真是笑掉金門人的大牙。當金酒大賣時,高粱不夠用,為鼓勵居 民種植高粱,胡璉推行『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政策,大受農民歡迎,因為米真的比高粱貴很多。李福井可能會認為胡璉腦筋有問題,胡璉似應推行『一斤白米換 一斤高粱』的政策才行得通。
3.如果胡璉未曾『奪葉華成的廠』,並且葉華成只是胡璉聘請的第一代釀酒師傅,那麼為什麼根據金酒歷史廠未建成前先借葉家生產高粱,又為什麼胡璉核給葉華成的課長月薪是3000元,而廠長只有900元,李福井完全不敢碰觸、探討或解釋這個問題。再說如果當初葉華成只釀米酒尚未釀高粱,那葉華成可是最資淺的米酒製造商人,資深的米酒商那麼多不找,竟然找最資淺的,還給這麼高的薪水,精明如李福井真的沒想過這些問題嗎? 還是他完全無法解釋,只好裝傻不討論;或者他認為天下人都是傻子,只要他不提,沒人會注意到這些問題。

李福井來信承認他說民國39~41年金門無高粱是個錯誤


葉教授
很高興您來信提這些問題 不僅使問題趨於明朗 而且我們的理解也趨於一致 只是有一些小的問題可以再討論 一本有關金酒創廠60年歷史的書 牽涉的人那麼多、問題層面那麼廣 難免有些不夠周延或者是疏失 但是只要大經大法沒錯 就可以無愧我心 您這次回來 我有準備跟您見面傾談 但是您中午12時在用餐的時候才打電話給我 我們已經在吃飯了,讓我措手不及 假如您下次返鄉 可以事先約定,我很願意與您見面溝通 對於您信中所提意見 以及其他人在看完本書後提出的某些補充 我都一體尊重 對於您說的當時有種高粱一事 當時確實種得很少 我昨天再次求證,成仁說一家種十幾株 高粱用於炊粿 高粱稈用於綁掃把 關於這個問題再版時會改正   成仁說令尊有試釀地瓜酒 用籠鋪 但是會黏鍋 酒有焦味 後來就放棄 這是他昨天說的 而賣給胡司令官那一甕酒則是他釀的 令尊在學造麴的過程花了很多錢 製米酒從四、五十度提高到七、八十度 超過後浦的酒商 成仁受訪時對這一部份講的很多 我也有詳實紀錄 請您再仔細參看第10章酒星釀甘泉 至於您提的其他問題我在書中各章中都有具體交代而且比您點出的還有內容 希望您可以瞭解我的微言大義
李福井9/27 

只是當時有無高粱並非小事,李福井的錯誤整個扭曲了金酒歷史,怎麼可以等再版時才更正,歷史可以容許扭曲嗎?是否太不負責任了?

李福井寫『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故意失實?


    對李福井的新書發表會,金門日報登的新聞是---李福井指出,金門「因戰成名,憑酒致富」,能有今日,都拜金酒所賜,因此,金門人要飲水思源。今年欣逢金門酒廠60周年廠慶,他認為對於金酒歷史來龍去脈,需要比較詳實、完整的口述歷史,以釐清真相,傳諸後世,也是對開創者與貢獻者最起碼的敬意。談及投入「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新書寫作緣起,李福井說,為金酒寫一部歷史,是他返鄉後的一大心願,他5年來只要有機會有線索,他都一一去訪談,一點一滴的紀錄,同時進行交叉比對與求證,以驗證真假,不容掠美爭功---
    花五年時間寫金酒歷史,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我們也真心相信李先生處事極為嚴謹慎重,所以他說『交叉比對與求證,以驗證真假,不容掠美爭功』,那絕對假不了,那麼他應確知『根據金門縣志(烽火甘泉參考書目第一本)金門早已種植高粱,民國39~41年金門確有高粱』這一事實。
那麼為什麼他在烽火甘泉第100頁竟這樣寫:
葛老(胡璉部下葛成權)這封信裡面透露幾點信息:  
1.胡璉將軍確實喝了葉華成釀造的酒之後,覺得甘醇而心生喜悅,在物資補給困難的當下,有外購不如自釀的念頭,金酒能有今日的風光,胡璉將軍與葉華成「天作之合」,都應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  
2.胡璉將軍喝的酒可能不是高粱酒而是米酒,因為那時金門原料缺乏,米都沒有,那有高粱?葉華成應無法以高粱試釀,才算合理。  
3.今天金門高粱酒的濫觴,是胡璉將軍得自於葉華成的靈感,不必把葉華成連結成已釀造高粱酒成功,要回復他的本來面貌,不必造神。  
4.  ------

在知道葉競榮已向成仁查證過後,李先生僅只與成仁通一次電話馬上承認金門當年確有高粱,但卻只肯承認『一家只種十幾株而已』。
請問,李福井先生寫『烽火甘泉』究竟是不夠嚴謹還是故意失實

    原因無它,當初葉華成在自宅『金城酒廠』研發出香郁無酒糟味的高粱,廣受軍中弟兄喜愛。胡璉一看這酒這樣賺錢,乃命令葉華成關掉自己的金雞母去為他做酒,這就是金日的金酒。『奪廠』的歷史並不光彩,因此李福井必須捏造當初金門完全無高粱,葉華成無高粱可釀酒的說法使傳奇好聽一些。為了抹去『奪廠』的歷史事實,誰還管你金門縣志怎麼記載,金酒遺老又怎麼說。
 假如照李福井所捏造的,民國39~41年金門完全沒有高粱可讓葉華成試釀高粱,一切是胡璉英明偉大,在完全無高粱的情況下突發奇想要蓋高粱酒廠,所以葉華成只是胡璉請來研釀高粱的第一代釀酒師傅。但葉華成是當時金門最資淺的米酒釀造商,且釀米酒也不很順利,胡璉為什麼不找別人只要葉華成,還核給他3000元的課長月薪,遠高於給廠長的900元。這個故事有這麼多矛盾不合理的情節李福井也編得出來,真是奇才。
   但最主要的原因並非為抹去『奪廠事實』,金門高粱酒史館(葉華成紀念館)是在李炷烽前縣長任內於2009年整修的,而李沃士與李炷烽是死對頭金門人皆知,2009年底李炷烽支持吳成典選縣長與李沃士打對台李沃士於2010年擔任縣長後,在2010年2月1日成立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立意吹捧胡璉李福井於2010年始積極訪談金門遺老(不管是否與做酒有關)籌備寫書,以搜尋不利葉華成的證詞為主,雖然李廷皆並非釀酒技工(與周新春為一鼻孔出氣的牌友),但其反葉論調正合兩李之意,因此李廷皆在李書中所佔篇幅奇大。2012年9月在李沃士安排下李福井出版『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同月李沃士延攬李福井成為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陳默先生說:『歷史,往往是當權者的唱和曲。當權者的意志為何,歷史往往就變成怎樣的一個模樣。底層的人民聲音,被上層的喧囂掩蓋,慢慢消失,於是,歷史漸漸變調,終至面目全非。』良有以也。

請參見



想瞭解金酒鼻祖葉華成? 請上  http://yehsliquor.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