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青史怎能不真,請問李先生是否認真

       雖然在『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中金酒遺老包括兩位領班都說葉華成在自宅已釀高粱酒,胡璉將軍是喝到葉華成的高粱好才興起蓋酒廠賺錢的念頭,但是李福井為剝奪葉華成的功勞,竟在『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中說民國39年金門連米都沒有那可能有高粱,葉華成應無高粱可釀高粱酒才對。雖然在葉競榮質疑後他馬上來信私下承認錯誤,卻說要等再版才更正, 青史怎能不真,請問李先生是否認真。
                                                                                                                                  左撇子顯然較會唱 
                                                                               左撇子 只佔全人口的10% 左右,但有這麼多歌手是左撇子,可見左撇子較會唱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金酒緣起 ---- 葉華成在金酒的歷程


階段1 --- 葉華成學做酒前之金門酒業狀況
  金門有幾家釀地瓜酒及米酒的,金門雖早已種植高粱,但無人量產高粱酒,因為古法釀出的高粱酒有酒糟味,很難喝,只作泡藥酒用。由於北方軍人不習慣喝米酒,只習慣喝白酒,因此軍人只喝由台灣買來的酒。

階段2 --- 葉華成學做酒時,金門無人釀高粱酒,雖然米很貴,也只能學米酒
  民國39年葉華成在自宅六路大厝成立『金城酒廠』開始釀酒,由於錯用浸過海水的米酒麴,葉華成耗盡3000斤白米也未釀出米酒,駐軍仍喝由台灣買來的酒,並未對金門的酒發生興趣。

階段3 --- 葉華成試釀高粱酒
  由 於已無錢買昂貴的米,葉華成開始買英文書來看,並向北方軍人學做小麥麴,想要釀出無酒糟味的高粱酒,結果一砲而紅,真的釀出無酒糟味香郁的高粱酒,北方軍 人發現以後爭相購飲,並向胡璉將軍推介,胡璉喝到後大為驚喜,認為這酒可以賺錢解決前方軍需問題。軍人更不碰金門的米酒了。

階段4 --- 胡璉決定建酒廠賺錢
  胡璉要葉華成關掉自己的『金城酒廠』並為公家蓋酒廠,葉華成當然不願意就躲起來了,胡璉於是在民國4193日下了一道軍令派葉華成作他『金門經管組附設酒廠(尚未存在)的『技術課長』,貢獻自己研究的技術為公家釀酒。由於胡璉將軍當時是前線指揮官,葉華成只得屈服於軍令之下。因政府需錢孔急,直接就在葉家開始生產。胡璉核給葉華成的課長月薪是3000元,而廠長只有900元。

階段5 --- 規劃建廠及廠址的選擇
  因葉家規模較小,胡璉於民國4110月命葉華成規劃建廠,所需之鑄造大圓鼎()則在台灣訂製。至於廠址的選擇,李福井在『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第162頁說『國軍來之前,王家已在金門城造酒,店名叫協昌、協和,是金門最大的酒坊。王家以前(用寶月泉)造高粱酒(意即國軍來之前金門已有高粱),很強很辣,又有酒糟味沒有現在這麼好,只是用來泡藥酒而已,沒有量產。』,但在第163頁又說胡璉了解寶月泉適合泡茶(天知道茶和酒差多遠),因此同意葉華成在寶月泉旁設廠,真叫人難以苟同。
  根據葉華成私下的說法,選擇葉家城牆外建廠,主要是為了自己上班方便及該處的海邊氣流適合酒類發酵。至於寶月泉只是宣傳用的,因為寶月泉水量原即很少,也早已枯竭,否則現在金酒沒寶月泉怎麼辦。

階段6 --- 高粱酒量產及金門經管組組織改組
  由於建廠、招募訓練工人及訂製鑄造大圓鼎都需要相當時間,因此最初先借葉家產製高粱,民國42年1月14新廠鍋爐完工,當天就由葉家取來發酵好的酒醪蒸出第一批高粱酒,17天之後,民國4221日宣佈高粱酒量產,21日是葉華成農曆生日
註:在冬季培養小麥麴需要3個月,高粱飯拌麴後另需20天的發酵才能蒸酒。
  根據『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第276~277頁,胡璉於民國4231日將酒廠正式定名為『金門經管組九龍江酒廠』。組織同時改組,總務課課長改稱事務員、業務課長改稱業務員、技術課課長改稱技術員、技佐均改稱技士等等。

階段7 --- 金酒在臺灣大賣,葉華成改善蒸酒鍋及爐灶提高產量
  金酒上市,台灣六十萬大軍瘋狂搶喝,金酒日夜生產,由台灣訂製的鑄造鍋受不了煤炭火不久就裂了,沒人能解決,葉華成只得和補鼎的林紅葉用金門鄉下的土法救 急,在裂縫處鑽一排圓孔,每孔穿一截銅線,再將兩端露出的銅線鎚平,即可遮蔽裂縫使之不漏。但鍋常常裂也不是辦法,葉華成又創意用鋼板焊製方形鼎,由於方 形鼎容量大很多,等於一次可以蒸很多酒醪,蒸酒速度提昇數倍,產量大增。
  由於鍋子很大,爐火不均勻也會影響蒸餾效率,於是葉華成又和水頭人龔水盛合作將爐床分格,使爐火較均勻,進一步大幅提昇產量,成為民國42514日正氣中華日報的一條重要新聞。
  金門種植的高粱原就不多,不敷大量釀酒所需,葉華成乃建議胡璉推行『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政策,鼓勵百姓種植高粱,因為戰時進口極不方便,更何況政府根本沒外匯。
      
階段8 --- 金酒在臺灣大賣,偷酒嚴重,葉華成被迫揹黑鍋,只好辭職
  金酒在臺灣大賣,台灣六十萬大軍都設法向酒廠內的軍人要免費的酒喝,偷酒非常嚴重,廠長根本無法管,藉口要控管賣出的酒的品質,竟命技術課長葉華成兼管庫房存量,等於是全廠聯合偷酒(除葉華成外,其餘職員全是軍人)卻要葉華成揹黑鍋,葉華成怕被捉去槍斃只好在民國43年辭職。付葉華成高月薪只是奪廠期間的權宜之計,金酒大賣後,奪廠目標已達成,不再需要葉華成了,葉華成馬上被逼走,3000元月薪就省下了。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胡璉劫貧濟貧,自覺慚愧

      胡璉來夢說,古時廖添丁劫富濟貧,因此受到一般人的稱讚但他(胡璉)的劫貧(葉華成)濟貧雖是在國家窮困時不得已的做法,卻是大不相同, 雖然葉家很豁達不要補償,認為這是在積公德,但今天許多金門人已因金酒變得很有錢(參見李福井烽火甘泉第253),在廈門及大陸買下許多房產,但金門人感激的似乎只有胡璉一個人,連整修葉家古厝為紀念館縣議員都認為是在圖利葉家,最後採國家公園模式(與一般人同等待遇),由金酒無償管理使用三十年。別人釀的高粱有酒糟味難喝,誰叫你葉華成做出沒酒糟味的高粱酒,難怪被搶,你家活該倒楣。
    胡璉看到胡璉紀念館的簡報內容,發覺自己有過『不騷擾百姓的承諾』,卻逼葉華成關掉他的 金雞母『金城酒廠』,去為自己建酒廠,他不但自己感到慚愧,也為有些金門人企圖遮掩奪廠的史實感到抱歉,葉競榮聞言無語。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金酒開廠學步過程葉華成功勞顯著

詳見本部落格『金門高粱酒歷史』

  1. 葉華成『用麥麴釀的高粱』香郁可口一砲而紅---由於當年台灣的六十萬大軍大部分是北方人(因此金酒的軍人都是北啊),都習慣喝白酒,但中國南方出的卻大都是米酒系列,因此民國422月金酒上市後馬上在軍中成為搶手貨。以前金門雖有許多人釀過高粱,但因口感不佳,均未量產,只有葉華成『用麥麴釀的高粱』香郁可口,一砲而紅。
  2. 補鼎又設計新鼎---於 是金酒日夜加班生產,當時主要靠濕式發酵為主。由台灣訂做的鑄鐵圓鼎受不了猛烈的煤炭火,不久相繼龜裂,廠長周新春獲報後一點辦法也拿不出來,幸好葉華成 與林紅葉在裂縫上鑽一排圓孔,然後用銅線封補。問題是今天裂這裡明天裂那裡也不是辦法,於是葉華成又創意用鋼板焊製方形鼎,結果不但耐用,並且容量比圓鼎 大很多,因此蒸酒速度加快數倍,產量大增。
  3. 改善爐火不均及蒸餾效率---由於鼎很大,爐中各點火勢大小不一,不但鼎因此受熱不均勻易裂,也使蒸餾效率降低,因此葉華成又將爐床分格,使爐火均勻,改善爐灶的結果更進一步提高了金酒的產量。
  4. 民國419月葉華成受命為技術課長,10月開始規劃建廠,民國42年1月14日新廠完工,當天即蒸出第一批高粱酒,民國4221日高粱酒正式量產上市,民國425月因葉華成改圓鼎為方鼎及改善爐灶設計,產量大增。                                  
                                                  
    請在圖上按滑鼠左鍵放大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金酒遺老記憶中的金酒歷史

李福井『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第132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書儀對話
問:你認為金門高粱酒誰造出來的?
答:葉華成做的,在他家做的,六路大厝那一家。
問:那時已經做酒成功了是不是?
答:是,已經做可以了。
--------
烽火甘泉第105頁,李福井與創廠工人成仁對話
問:你跟葉華成那時是不是釀高粱酒?
答:不是!不是!他先做米酒,做高粱酒是後來,葉華成到賢聚補給司令部學做酒麴之後。---註:這是幫胡璉蓋酒廠之前。
--------
烽火甘泉第137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西宙對話
問:胡司令官才要他造酒嗎?
答:華成本來就在釀酒,一個鼎很小。
問:釀米酒還高粱酒?
答:米酒也會高粱酒也會。

烽火甘泉144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西宙對話:
問:華成在他家釀酒的時候,你有沒有去過?
答:不讓人參觀,說人有細菌,會放細菌,那時不曉得怎麼賺的? 一斤高粱可以釀60度半斤酒。
問:葉華成在他家裡的時候?
答:是!一斤高粱可以60度酒釀半斤。
問:那麼厲害?

烽火甘泉138頁李福井與創廠領班辛西宙對話:
問:設立金酒,誰的功勞最大?
答:葉華成。
問:葉華成有研究出金酒嗎?
答:有。-----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好人與壞人奪人的廠以後做法不一樣----葉華成為何老死不返鄉

    
    幾個金門人打電話給我說,通常做了對不起人的事以後,人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好人會誠心懺悔努力彌補過錯,壞人會殺人滅口毀屍滅跡捏造故事。
    當初奪葉華成高粱酒廠的人是胡璉,胡璉覺得不安,所以核給葉華成的月薪是3000元,遠高於核給廠長的900元,因此胡璉是好人的做法。然而今天承接金酒福利的許多人,由於間接奪廠的罪惡感,他們反而要把葉華成污名化,捏造胡璉找上倒楣的他時,他只會釀地瓜酒,並且那時金門沒高粱所以葉華成那時也還未釀過高粱酒(奇怪的是說金門沒高粱的人卻強調王家在金門早釀過有酒糟味的高粱),因此葉華成只是胡璉聘來研發高粱的第一代釀酒師傅,胡璉並未奪廠。這些現代人的所作所為顯然就是屬於壞人的一類,妄想扭曲歷史掩蓋事實。難怪葉競榮問李福井金門人純樸嗎,他根本不敢評論。
    連間接奪廠的人都有這麼強烈的罪惡感,因此做出這麼多人神共憤毀屍滅跡的言行,你就可以瞭解被奪廠的人內心是多麼的悲痛了,難怪葉華成曾發誓老死不返鄉。
    各位客官,如果被奪廠的人是你,你內心的感受如何?
    如果不飲水思源,還提倡什麼文化藝術?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85年的金酒廠長李增財很後悔讓『胡璉奪廠之事』曝了光

    原來金門人釀的高粱酒有酒糟味很難喝,葉華成初學做酒時金門無人釀高粱即是這個原因。之所以有今日的金酒,乃是因為葉華成怕高粱有酒糟味,自行摸索研究小麥麴釀法才釀出香郁的高粱,於是葉華成的高粱一夕之間在喜愛白酒的軍人間暴紅。

    當時的胡璉司令官一看葉華成的高粱這樣好賣,乃興起了賣高粱酒賺錢的念頭,要葉華成關掉自己的『金城酒廠』去為他蓋酒廠。金酒量產後,廠長又逼葉華成改善設備及技術提高產量以應付市場需求,成功之後就逼葉華成辭職,奪廠之痛曾使葉華成發誓老死不返鄉。

    民國85年全國文藝季,金門以『高粱 酒鄉 金門城』為主題,金門鄉親建議應請功在金酒的葉華成回鄉參加活動,當時不瞭解金酒緣起的金城廠廠長李增財於是決定邀請葉華成回鄉,起先葉華成堅持不回鄉,後來還是心軟回金參加文 藝季活動,他一到現場馬上被記者團團包圍,很自然就談起了奪廠之痛,讓李增財很後悔讓胡璉奪廠之事曝了光。固然,對金酒而言奪廠是很不光彩的歷史,但萬一企圖遮掩扭曲歷史事實則更不能讓人諒解。其實只要有一點點氣度,聰明的人很容易將這事處理得很漂亮,因為葉家已公開聲明不要任何補償或回饋,可惜今天的金 門人雖享受到許多金酒帶來的福利,卻連胡璉當年給葉華成3000元月薪(廠長900)的肚量都沒有,於是越遮掩越引起葉家的反彈,知道的人反而愈來愈多。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86年為建葉華成紀念館寫給金門陳水在縣長的信

古風不再? 誰來拜樹頭
    自八十五年十二月初 [親民日] 至縣府求見縣長以來, 不覺間已經過了四個月。 在這期間, 家嚴以無比的耐性靜心等待, 終究還是沒盼到縣政府片紙隻語的回覆。我們雖然不願輕易表示任何意見, 但不知縣政府對於民眾訴請事項是否有回覆的期限 ?

金門之有今日的繁榮, 相信老百姓一定很感念胡璉將軍的規劃籌謀, 為國為民, 以及葉家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胡將軍對葉家的犧牲是有心回報的, 只怪當時政府一窮二白, 因此也只能以較高的薪水來顯示家父在建廠及在高粱酒生產上的關鍵地位而已。如今, 時遷事移, 政府經費已相當寬裕, 而酒廠每年仍淨賺數十億, 官民莫不同享福澤, 若要 [ 飲水思源 ], 無論是一紙獎勵或千擔回饋, 所需要的顯然只是一份誠意及幾許溝通而已。 吃果子拜樹頭既是源遠流長的習俗, 有道是風行草偃, 居上位者如能順應民風, 百姓必樂於欽仰追隨, 則後世子孫將有更多的果子可摘。
也許有人會說, 作酒有什麼了不起, 許多人都會。是的, 要製造酒精是不難, 但要釀出人人想喝的美酒, 那就沒那麼簡單了。君不見許多公司自產的高粱酒為何總是滯銷, 還有那某某廠長到加拿大去釀高粱, 結果弄得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因此可以說, 如果沒有葉華成, 就沒有金門高粱; 換言之, 當初建廠政府出的是資本股, 家父出的是技術股, 只差沒登記產權而已。當然, 政府可以禁止私人釀酒, 但是卻無權強迫人民貢獻出個人的智慧財產。 事實是, 家父當初是被強迫任命為技術課長的, 在軍政府的威權下, 那是相當無奈的事。事情說到這裡已經很明白, 如果沒有當初這一段過去, 數十年來金門高粱酒的錢應是葉家在賺, 但如今家父得到了什麼 ?

    根據以上事實, 就算家父要求一億元的補償也不為過, 但是我們只求家父一生對金門的貢獻有一個定位, 在他百年之後, 能有一個適當的紀念館供後人追思憑弔而已。這樣的要求相信是金門百姓鄉親共同的盼望, 也必然對金門的觀光事業有所助益。家父最後心願的實現, 對縣長而言只是舉手之勞, 但對純樸的金門來說, 則是古風重現, 教化廣被的盛事, 也必將成為傳頌千古的美談。  
    全國文藝季後,葉競榮於第二次求見陳水在縣長時奉上本文
                                      86.04.07

陳縣長於是命金酒公司準備簡報,簡報結論指示籌建葉華成紀念館,並赴葉家看現場。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葉家貴人蔣經國總統



    蔣經國總統和葉家六路大厝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淵源。蔣經國總統可以說是葉家六路大厝的貴人,葉家子孫都銘記在心。話說民國47823炮戰極為激烈,葉家六路大厝的正廳不幸落了一顆炮彈,屋頂破了一個大洞。當時葉華成在台灣只是個窮教員,再加上家裡食指浩瀚,根本無力修復。因此六路大厝殘破了好長的一段日子。
    某年蔣經國總統到金門視察,除了參觀國家的金雞母金門酒廠之外,當然也要爬上文臺寶塔的巨石瞧瞧,隨從很自然就到旁邊唯一的葉家借梯子。蔣經國爬上巨石後眼前所見就是葉家的大房子,只是屋頂破了一個大洞很難看,為免影響附近的觀瞻,因此蔣經國下了巨石即吩咐兵工連為葉家修房子。當時蔣經國並不知道這是功在金酒的葉華成的房子,但他確是因為金酒才來到舊金城南門,可說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李福井『烽火甘泉--金門高粱酒傳奇』為扭曲金酒歷史弄得左支右絀,有損一世英名


1.  為遮掩胡璉奪取葉華成高粱酒廠之史實,捏造民國41年金門完全無高粱,葉華成無高粱可釀高粱酒,因此胡璉喝到的是葉華成的好米酒而不是高粱酒。但此一捏造卻造成在金門完全無高粱的情況下胡璉硬要釀高粱酒的奇怪決定。更奇怪的是戰時進出口貿易極為困難,在金門完全無高粱的情況下,民國4110月才規劃建廠,竟能在4221日金酒量產。
2.  為遮掩胡璉奪取葉華成高粱酒廠之史實,捏造民國41年 金門完全無高粱的理由竟是『當時原料缺乏,米都沒有,那有高粱』。李福井居然認為高粱比米貴,真是笑掉金門人的大牙。當金酒大賣時,高粱不夠用,為鼓勵居 民種植高粱,胡璉推行『一斤高粱換一斤白米』的政策,大受農民歡迎,因為米真的比高粱貴很多。李福井可能會認為胡璉腦筋有問題,胡璉似應推行『一斤白米換 一斤高粱』的政策才行得通。
3.如果胡璉未曾『奪葉華成的廠』,並且葉華成只是胡璉聘請的第一代釀酒師傅,那麼為什麼根據金酒歷史廠未建成前先借葉家生產高粱,又為什麼胡璉核給葉華成的課長月薪是3000元,而廠長只有900元,李福井完全不敢碰觸、探討或解釋這個問題。再說如果當初葉華成只釀米酒尚未釀高粱,那葉華成可是最資淺的米酒製造商人,資深的米酒商那麼多不找,竟然找最資淺的,還給這麼高的薪水,精明如李福井真的沒想過這些問題嗎? 還是他完全無法解釋,只好裝傻不討論;或者他認為天下人都是傻子,只要他不提,沒人會注意到這些問題。

李福井來信承認他說民國39~41年金門無高粱是個錯誤


葉教授
很高興您來信提這些問題 不僅使問題趨於明朗 而且我們的理解也趨於一致 只是有一些小的問題可以再討論 一本有關金酒創廠60年歷史的書 牽涉的人那麼多、問題層面那麼廣 難免有些不夠周延或者是疏失 但是只要大經大法沒錯 就可以無愧我心 您這次回來 我有準備跟您見面傾談 但是您中午12時在用餐的時候才打電話給我 我們已經在吃飯了,讓我措手不及 假如您下次返鄉 可以事先約定,我很願意與您見面溝通 對於您信中所提意見 以及其他人在看完本書後提出的某些補充 我都一體尊重 對於您說的當時有種高粱一事 當時確實種得很少 我昨天再次求證,成仁說一家種十幾株 高粱用於炊粿 高粱稈用於綁掃把 關於這個問題再版時會改正   成仁說令尊有試釀地瓜酒 用籠鋪 但是會黏鍋 酒有焦味 後來就放棄 這是他昨天說的 而賣給胡司令官那一甕酒則是他釀的 令尊在學造麴的過程花了很多錢 製米酒從四、五十度提高到七、八十度 超過後浦的酒商 成仁受訪時對這一部份講的很多 我也有詳實紀錄 請您再仔細參看第10章酒星釀甘泉 至於您提的其他問題我在書中各章中都有具體交代而且比您點出的還有內容 希望您可以瞭解我的微言大義
李福井9/27 

只是當時有無高粱並非小事,李福井的錯誤整個扭曲了金酒歷史,怎麼可以等再版時才更正,歷史可以容許扭曲嗎?是否太不負責任了?